牙齿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理过程
胚胎的第2个月乳牙就开始萌动了,直到3岁多牙根完全形成;恒牙在胚胎4-5个月时萌动,到20岁左右完全形成。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乳牙替换,全口乳牙替换的过程大约历时6年,到12岁左右乳牙应该全部脱落,恒牙取而代之,陪伴一生。
从第一颗乳牙开始呵护
儿童护牙五大误区
误区一:喝奶期的宝宝不需要清洁口腔
喝奶期宝宝还很小,很多妈妈给宝宝喝完奶后不会进行口腔清洁,甚至大部分的宝宝喝完奶后就直接入睡,或者边喝奶边睡,但是睡前的口腔清洁十分重要。睡着后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,口腔自净能力降低,很容易细菌繁殖,所以宝宝睡前喝完奶后,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宝宝进行口腔清洁,只需用纱布蘸一点温水轻擦宝宝牙龈处,就能达到洁牙作用。
误区二:乳牙不重要,反正换牙期会换恒牙
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乳牙反正是会被恒牙换掉,所以并不关注孩子乳牙的生长,但若乳牙长蛀牙后不去处理,口腔细菌会非常多,恒牙如果在这样的环境生长,也会极易产生蛀牙。若是因为严重蛀牙导致乳牙拔除,本来的空间被其他牙齿占去,这间接会导致日后需要矫正牙齿。
误区三:长蛀牙了再去看牙
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,只要牙疼不影响到吃饭睡觉,就可以缓缓再去看牙,但是换牙后牙齿是无法再生的,一旦蛀牙就是永久性的伤害,但是等到儿童发现蛀牙就已经晚了,所以家长要以预防为主。宝宝开始长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看牙了,养成定期看牙的习惯,牙医除了检查宝宝的牙齿状况外,还会告诉家长需要注意的细节,更好地照顾宝宝牙齿。
误区四:看牙会特别痛
现在很多儿童甚至成年人都下意识认为看牙医会很痛,但其实牙医不会让你牙痛,真正让你疼痛的是蛀牙、感染、牙齿发炎,当拖到很痛了再去看牙时,常会因为症状严重导致麻醉效果不佳,所以即便使用麻药也会感到疼痛。再有很多家长会无意识传递给孩子“不好好刷牙,牙医会扒光你的牙齿”这样的信息,导致孩子内心产生恐惧。
误区五:牙齿不好看只会影响美观
牙齿不好看不光是不漂亮的问题,首先牙齿长歪会影响咬合,咀嚼食物会受到影响,可能间接影响孩子营养摄取;其次还会影响讲话,牙齿不好讲话“漏风”会导致发音不标准;而且孩子时期若是门牙不好看、讲话不标准,极易受到小朋友之间的排挤,造成孩子心理创伤。就不仅仅是颜好不好看的问题了。
NVR上扬 陪伴宝宝牙齿成长
